从进博会看中国“屏”实力,天马Micro-LED如何筑牢“中国长城”
科技
摘要 2025年11月5日–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开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开放前沿。...
2025年11月5日 – 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开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开放前沿。11月8日的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中心,一块通体透明、画质锐利的显示屏前,人群驻足不散——这是天马微电子(简称天马)带来的Micro-LED透明显示解决方案,也是本届进博会上为数不多由中国企业自主实现全制程贯通并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的下一代显示产品。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展示,而是一场关于技术主权、产业链协同与未来场景重构的战略宣言。当全球面板产业仍在LED与OLED之间徘徊时,天马已悄然完成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在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其背后,是长达多年、横跨产学研用的系统性攻坚。
技术破局:把“透明”做成第一梯队
Micro-LED被公认为继LCD、OLED之后的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核心优势在于自发光、高亮度、长寿命、低功耗和近乎无限的对比度。GlobeNewswire报告显示,预计到2028年,全球Micro-LED显示器市场将达到约8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0.4%。然而,其产业化之路长期受困于良率控制、成本压缩等“卡脖子”难题。
天马的破题思路清晰而坚定:以车载和公共信息显示(PID)为先导应用场景,聚焦高PPI、高透明、高亮度等核心技术方向,构建自主可控的全制程能力。
2022年,天马在厦门启动建设行业首条G3.5代Micro-LED全制程产线,采用全球首创的“全激光工艺路线”。这条产线覆盖金属Bump层制作、巨量转移、键合、修复等全部关键环节。2024年6月,首款产品成功点亮;同年12月30日,产线实现全制程贯通,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